美国海关系统突发故障,或加剧关税政策混乱
导读:美国当地时间4月11日,据CNBC报道,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突然发布警报称,用于豁免货运关税的海关系统出现故障,导致本周所有海运货物都将免于特朗普的任何新关税,包括已经从中国和目前享受90天加征关税宽限期的国家运往美国的货物。

美国海关报告称,系统故障主要是用于豁免货运关税的入境代码无法使用,海关正在进一步审查该问题,建议企业先放行货物,在放行后十日内补缴税款。就目前的情况来说,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暂时无法征收新增关税。

正常情况下,进口商需同时提交放行单和税值文件完成清关,而当前“先放行后补税”将导致税款追缴滞后。此外,美国海关也未明确系统修复时间表,这一临时流程看似保障了货物流通,实则暴露了关税政策执行体系的脆弱性,这也或将引发新一轮政策执行混乱。
对此,物流企业Savino Del Bene副总裁表示:“特朗普推文中的关税生效时间与行政令内容存在出入,社交媒体发文并不具备法律效力。”尽管特朗普多次宣称新关税已生效,但截至4月10日到港的集装箱仍按旧税率计征。这种模式导致政策信号混乱,所有清关行的报关经纪人和跨境电商卖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1. 技术性修复后的执行风暴
美国海关系统修复后可能对漏缴税款进行追缴,叠加当前关税豁免失效的影响,进口商需警惕“秋后算账”风险。
2. 不可预测性的关税政策
特朗普可能通过推文突然调整关税政策,这种不可预测性要求跨境卖家建立实时政策监控机制。
3. 关税数字化升级
此次故障或加速美国海关用数字化技术升级通关流程(类似“电子通关一体化”改造),未来可能还要求企业提前申报如能耗、排放等非传统数据,技术合规成本将显著上升。
面对政策混沌,美国市场的跨境卖家需采取以下策略:
1. 加强政策监控
建立多源信息预警系统,同步追踪白宫推文、联邦公报及美国海关通告,预留关税变动应对空间。
2. 优化物流链路
考虑“邻近地区外包”或“产地分散”以优化物流链路,如利用墨西哥、越南等“关税避风港”降低风险。
3. 使用多式联运
使用海运+空运的多式联运组合,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,如对时效要求低的货物选择海运降低成本,对紧急补货用空运避免断货。
美国海关的系统故障不仅是技术事故,更是关税政策执行矛盾的集中爆发。对跨境卖家而言,与其被动承受政策冲击,不如主动构建弹性供应链,将不确定性转化为战略升级的契机。
结语:技术漏洞撕开美国关税政策执行体系的脆弱性。在数字清关时代,跨境卖家需以敏捷策略应对政策波动,方能在贸易迷局中稳健前行。